有时候,你可能常常有这种体会:
喜欢上某个男神/女神,感觉对方太优秀了,不敢去撩;已经有伴侣了,但是总是感觉配不上对方,没有办法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不敢在对方面前,暴露真实的自己,对方嫌弃。
身边的朋友可能会鼓励你一下:“你这么优秀,不用担心那么多啦”但无论怎么说服自己,那种自卑的心态总是挥之不去,很难相信我们值得被别人喜欢,不敢相信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是安全的。
为什么我们在恋爱中,缺乏自信,患得患失呢?

在亲密关系中,随着彼此越来越熟悉,自我暴露的增加,那个真实不被理解和接纳的自我逐渐暴露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层自我,一个是真实的没有任何防备的自己。
另一个是伪装的,带上面具的自己。
如果敞开心扉,换来的是被忽视和拒绝,那暴露自己就变成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同时脑海里会产生一个想法:“真正的我,是不被人喜欢的。”
为了能够融入圈子,我们会给自己真实的自己穿上一层厚厚的伪装。
察言观色,为了就是能够迎合别人的期待,受到别人的欢迎。
这样虚假的、圆滑的自己,可能会让我们好的适应环境,在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功。
但是我们也不免疑惑:“如果我撕掉面具,别人还会喜欢我吗?”
这种恐惧会在恋爱中无限的放大。
在和身边的朋友相处,因为还保持着一段距离,我们还可以用圆滑伪装包裹住真实的自己。
可是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越靠越近,情绪战胜了理性,我没有办法维持假面了。
心理那个自卑的、调皮小孩会逐渐暴露出来。
我们会担心:对方真的会喜欢那个真实的,渺小的我吗?还是会让其他人一样转身离开?
靠近的距离使我们想起了,曾经那个坦露心扉被伤害的自己。
于是在我们喜欢的人面前,开始变成那个异常敏感,否定自己的价值的小孩。
在爱情中的卑微,源于内心深处的匮乏感,把价值条件化,认为变得足够好才能配得上这段感情。
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值得对方喜欢,实际上是把双方的价值放在天平上称量。
对方的价值高于我们,或者是对方的付出比我们多时,内心会产生愧疚感:我根本不值得你爱。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画面:家长对孩子说,这次考试达到九十分以上,你才算我的好孩子,才能得到一个新的玩具熊。好像我们只有满足某种要求,某个条件,才配得上别人的爱和关心。
亲密关系注入了太多功利的因素,仿佛变成一种等价交换,需要我们不断积累资本去换取。
长期浸泡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会逐渐习惯“付出,然后得到回报”的亲密关系模式,变得不敢奢求无条件的,纯粹的爱,更加习惯冰冷的,现实的人际关系。
而且看着周围同伴轻而易举地得到疼爱,而自己为了一句认可都要费尽心思,委屈,低人一等的观念在潜意识里慢慢扎根:“我是个糟糕的人,没资格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照顾。”
所以在感情中,我们只有为对方付出很多,牺牲很多,才敢开口去要求一些什么。
如果对方单纯地对我们好,不提要求不图回报,消极的自我观念就会跳出来指责我们:“你什么都没做,有什么资格享受这一切?”结果爱唤醒的是强烈的惶恐和不安。
这种卑微,或许也是接收了太多自卑性的投射,习惯了用自己的弱小去衬托别人的权力感和控制感。
很多心理发展不够健康的父母,会希望自己一直被孩子依赖,能够成为他们永远的支柱。
如果爸爸妈妈需要让自己那么强大,那么无所不能,孩子只能把自己变得弱小,呈现出需要被照顾的状态,这样才能配合父母膨胀的心理。
而当我们习惯了这种不平等,缺乏力量感的关系模式,在和恋人相处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把从前那一套照搬过来:摆出低姿态来讨好对方,通过满足他自我夸大的愿望来体现我们的价值。
那么,恋爱里,如何克服自卑情绪,重新建立自信呢?
a、相信你是值得被爱的
男神优秀不见得就是衬托你的普通,相反,你要想,他那么优秀,能喜欢我,一定是因为你身上有他没有或者欣赏的东西,不然优秀的女生那么多,为什么他就选你做女朋友呢?
因为你之前常常拿自己的短处和对方的长处比,自然就会显得矮对方半截。
b、接受当下不完美的自己
有些时候,你认为自身的缺点可能并非是缺点,比如在上学时候很多人都带近视镜,你不带,就显得格格不入,但当你走出学校才发现视力好有多重要。
所以,当下的不完美可能并非是你的缺点,学会接受它可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新世界。
c、努力提升,多获得一点世俗的肯定
多获得一点世俗的肯定,这听起来虽然很俗,但是如果你发现聚会的时候大家看你都是欣赏的眼光;
他带你去的地方小半个月工资也花得起了;
自己想做的事情多半都能实现,这时候,心理总会开始有底,自卑也会慢慢变成一种自得。
当你从过去的无力感中挣脱,以更成熟的视角看待亲密关系,恐惧伤害而放低姿态的情况也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评论列表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给我推荐的,很靠谱,推荐大家情感有问题的可以尝试一下
求助
可以帮助复合吗?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