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90%学生曾获高考加分,你让孩子裸考才是真的输在起跑线!

情感导师 6905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清北每年获得加分的考生占90%

看《小欢喜》的时候,有一段情节米粒妈印象特别深。

林磊儿因为想帮小姨家里减轻经济上的负担,放弃了清华的冬令营,偷偷跑去给别人当家教补课赚钱。

清北90%学生曾获高考加分,你让孩子裸考才是真的输在起跑线!

因为林磊儿妈妈去世了,海清这个小姨平时对外甥格外疼爱,从来没说过一句重话,但因为林磊儿放弃清华冬令营,童文洁大发脾气,痛批了外甥一顿。

这可是清华的冬令营啊!最初报名的时候,林磊儿就说,如果成绩好,之后会被推荐自主招生,这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清华大门了。

另一边,一心要把女儿推上清北的陶虹,也给女儿英子报名了清华大学冬令营,但爱好天文又一心想离开妈妈的英子偷偷报了南京大学的冬令营。

米粒妈好几个同事都在追这个剧,午饭的时候,财务小姐姐问,怎么现在大学都有冬令营啊?我们考学那会儿怎么没听说过?

这一看就是家里没孩子的,高考现在哪还能一门心思拼“裸考”呢?只知道读书、复习、高考一条道走到黑的家长,用陶虹怼海清的话就是“心太大了”。

前段时间我在《顺义妈妈对不起,海淀家长又扳回一局》里写的,米粒爸的几个学霸同学,他们当初都是手握竞赛成绩,直接保送的清华、北大、上海交大……

他们班的同学很多都是直接保送名校,或者获得加分考进名校的,“班里最后只有一两个同学靠裸考成绩上的大学。”

虽然米粒妈知道,学霸的晋升路径跟咱不一样,但这么高的报送、加分比例,我还是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当年现实已经如此残酷了,现在的孩子想裸考进入清北,更是难上加难。

看看清华北大去年的降分人数,通过自主招生、领军计划等降分进入清华的学生占到总招生人数的95%以上,北大这个比例没有那么高,但也有87%以上。

也就是说,理论上通过“裸考”进入清北的孩子,只有10%左右。

各种降分优惠,一降就是20分,40分,有的甚至降到60分,如果你的孩子裸考,拿什么跟人家拼?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升学路径真是多了好多,家长要是再稀里糊涂,很可能孩子就错过了进入好学校的时机。

单说清华北大,它们的自主选拔,除了保送生、自主招生,还有综合评价(博雅计划、领军计划、三位一体)、高校专项计划(筑梦计划、自强计划)、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艺术团。

除了直接的保送生,其它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分录取优待。

自主招生,主要针对顶尖竞赛生;

领军计划、博雅计划这些主要面向平时学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有次一级竞赛生;

清华北大每年会举办各种大大小小的竞赛营、综合营、专业营,筛选优质学生,用提前签约降分的方式,抢夺优质生源。

尤其领军计划、博雅计划,这部分每年的加分人数比自主招生多很多,而且报名条件也没有那么苛刻,本身成绩就好的学生如果错过了,等于还没上考场呢,就先白白丢掉了好几十分。

像林磊儿要去的清华冬令营,如果表现出色,就会被推荐自主招生或领军计划,最后可以获得各种录取优待。

虽然林磊儿是个学霸,正常发挥考清华也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能提前拿到几十分,那就稳握清华的入场券了。高考,丢10分很容易,但多1分都是难于上青天啊!

艺术、体育特长是有形的翅膀

《小欢喜》中,黄磊和海清的儿子方一凡成绩垫底,考大学基本没戏。

有一集,海清教训儿子,说以你这个成绩,你只能上个三本!

海清的外甥林磊儿,非常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小姨,现在早就没有三本了。

海清彻底崩溃了,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连大学都考不上。

后来因为班里一个女生要考艺术类院校,方一凡觉得这条路很适合自己,决定试一试。

但像海清这种传统的家长一开始是拒绝的,艺术类高校没法入她的眼。后来因为方一凡的坚持,海清也觉得确实无路可走了,最后决定拼一拼。

电视剧的结局,方一凡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集训,拿到了三所艺术类高校的入场券,基于他本身的高考成绩,最后如愿考上了理想的艺术院校。

这才是真正的小欢喜,给孩子多一条选择的路,结果大不相同。像方一凡,如果不走艺术生这条路,他基本上不了大学,年纪轻轻的,大好前程就卡在这了。太可惜!

所以,当家长的,一定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解升学政策也要通晓各路信息。

就像米粒妈一个同事,来自江苏这样的高考大省。以他当年在高二的成绩,并没有把握考上一本。他跟我说,直到高二下学期,他们全家能想到的唯一出路还是拼高考。

升高三前的那个暑假,同事爸爸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提到自己的侄子通过艺术类考试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同事的父母觉得艺术生这条路是一条“捷径”,机会很大,可以试一试。

当时他们翻看了各大艺术类院校,或者有艺术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的资料,发现很多艺术类专业需要有美术功底。美术的门槛其实很高,好多孩子都是从小开始学习美术的,这种情况不能硬碰硬。

他们经过一轮轮筛选,选中了几所重点大学,最后锁定了摄影专业。

同事的文化课当时在艺术考生中很占优势,如果不需要美术功底,主攻摄影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功率非常高。

之前他们也并不知道大学有摄影这种专业,这样的机缘巧合却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全家人迅速调整高考战略,从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开始,同事就把复习文化课的一部分时间拿来攻克摄影专业考试,甚至在专业课考试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暂时放下了文化课复习,全力备战专业考试。

高三下学期,同事的爸妈陪着他跑了北京、南京的好几所大学参加艺考。像《小欢喜》里的方一凡手握三张艺术院校入场券一样,同事也通过了四所大学的艺术类考试。

同事报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有35个艺术考生入围,最后只录取15人,这15个人最后就是看高考成绩,35个人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前15名就会被正式录取。

艺术专业考试结束后,同事马不停蹄用最后两三个月的时间主攻文化课,最后成功被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专业录取了。

高二还在为拼一本苦苦挣扎,这么一招“曲线救国”,同事不仅考上了一本,而且这还是艺术类院校中的“名门”。

米粒妈听了同事这个经历,忍不住感慨,他的父母太有智慧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学校和北京电影学院,当时一个很巧妙的决定,孩子未来的命运大不相同。

当年,米粒妈和高中室友报考了同一所大学(对对对,就是号称全国第三的那种),而且一起报考的是他们的最王牌专业。

我室友平时成绩没有我好(差三五十分那种),一开始我还很惊讶她怎么敢报这个专业,因为我都不觉得自己肯定能录取上。

没想到现实却啪啪打脸了!我当年被调剂到一个特别奇葩的专业,而高考分数比我低40分的她,却顺利进入了我们梦想中的王牌专业。

后来我才知道,我同学是因为大提琴特长,高考加了整整60分!这是60个操场啊!所以总成绩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她现在在美国谷歌担任架构工程师,一家人定居硅谷,让很多同学羡慕不已。

认识了米粒爸以后,我跟他讲了这件事,米粒爸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一个同学他们家里祖传一种乐器,不外传,只传自家孩子,全国人民当中应该也只有他们家里人会弹,结果高一的时候就提前被清华录取了!”

高考确实有很多捷径可走,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像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乐团,如果孩子在乐器演奏上出类拔萃,完全有可能获得加分进入名校。这种事情没有人手把手告诉你,所以家长一门心思低头鸡娃怎么够?

米粒妈读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十项全能的体育特长生,高一就早早被清华“预定”了。当然,这种属于从小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效仿的。

不过,咱们都知道的章泽天,也是因为体操特长进入了清华大学。

章泽天高中是健美操队队长,高一就获得了全国健美操亚军,国家一级运动员,健美操特长为她加分不少。她后来通过了清华保送生的笔试和面试,作为一名文科生被保送进了清华大学。

所以说,孩子负责努力学习,家长要负责向外伸触角,打探各路消息,机会一直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一定记得给孩子多打通几条路。如果有捷径,何必要挑最难的那条路走呢?就像打游戏,谁还嫌弃自己的外挂多余不成?

学文科?学理科?这是个永恒的问题

当年米粒妈高一升入高二,选文理科的时候,我的文科成绩年级第一,理科成绩年级第二,按说,应该是选文选理皆可的状态。

老师问我文理科选哪个,我没有半点犹豫地选了理科。我偏爱文科,但我想都没敢想过我会学文。

小时候,我没有洋娃娃,没玩过过家家,米粒姥爷给我买的玩具全部是男孩玩的模型拼接、机器人组装,米粒姥爷还在家里给我做各种化学、物理小实验,我只要表现出一点兴致,米粒姥爷就感慨,“真是个学理科的好苗子!”“这天生就是块学理科的料!”

我们全家,只有米粒姥姥是学文科的,其他人都是理科出身,结果米粒姥姥经常因为学文,被无情地打击,特别是米粒姥爷,总是说“你们学文的就是不行”之类的话。

我从小看着米粒姥姥因为学文被“挤兑”,我也从小被米粒姥爷坚定地贴上了“理科生”的标签,所以我从来没敢想过我会去学文科。(当然,如果我提出要学文,米粒姥爷应该打断我腿的心都有)

我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理科,但高中后期,我在理科的学习上明显感觉有些吃力,终于与北大清华失之交臂。

我后来常常想,如果当年我选择了文科,以我的文科成绩和理科上的优势,或许我能考进北大。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选择就是这样,A或者B,不能兼得,所以不知道选另一条路会不会更好。

后来我去美国读书,坚定地选了商科,米粒姥爷也渐渐放下“理科生”的执念,没再说什么。

其实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要从对孩子更有利的角度去看。如果选择文科能更容易考进好大学,就去选文科;反之,如果选择理科能更容易进名校,就去选理科。

我一直觉得,进一所好大学太重要了,而专业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除非从小特别执着地喜欢一个专业,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天分和探索欲,这种可以坚持专业大于学校。

不然,如果只是为了现在大热的一些专业,或者好就业的专业,又或者一拍脑门觉得别人学我也想学的专业,这种没必要执着。还是那句话,先进好学校才是王道。

未来世界瞬息万变,每个人的想法也会有变化,当年疯狂向往的专业,毕业也未必就真的想去从事。

所以学文还是学理,这道选择题,也可能决定了孩子高考之路的难易,选对了,或许孩子就会更容易上一所好大学。

拼英语,是最有用的一条“捷径”

米粒刚刚考过了PET。自从奥数不让考了,大家都开始拼英语,剑桥KET、PET考试,报名比春运抢票还难,网站都被中国家长们给挤瘫痪了。

周围很多北京家长没报上名,然后硬生生把外省的名额也给秒没了。

当年奥数火的时候,米粒也学奥数来着,不过我心里也清楚,米粒就是个分母。奥数可能确实能帮助前5%的孩子一路升级,直通名校,但这不是努力就能达成的。

如果说只是学着玩,拓展一下数学思维,那无可厚非。但家长不是这么想的呀,既然学了,还是希望能有更直接的回报,比如小升初。

其实大部分孩子并不适合拼奥数,拼到最后,只会让孩子极度厌烦,要成绩没成绩,要兴趣没兴趣。

后来教育部出面叫停了奥数,奥数彻底凉凉了,英语反而在小升初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没有一点点防备,KET、PET考试立马升温了,因为如果孩子能在英语上有所突破,就有机会直接进入好的中学,或者进入英语特长班。

说实话,米粒妈心里都乐开了花。

米粒拼奥数确实不行,但拼英语还是有些资本的。

虽然家长们拼英语有很多功利色彩在其中,但即使最后没有通过考试,学到的英语也不会白费。

英语学好了,就打开了全世界优质资源的大门,好的电影、纪录片,文献资料、优质的书,全部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

米粒妈之前看了一部纪录片《高考》,里面有一集《久牵的孩子》,记录了上海农民工子弟小学几十个孩子从小到大的历程。

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工。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带着孩子在上海打工,白天收废品、当保洁,而孩子们的学校,就像刚经历过战争一样破败不堪。

几年后,因为没有上海户口,这些孩子都无法参加中考,有些孩子回老家继续读书,想读高中参加高考;还有一些不愿意离开上海的,就只能去读中专。

中专毕业,学历低,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孩子有的去蛋糕店当学徒,有的去工厂流水线修机器。

而这时,老师听说,大名鼎鼎的世界联合学院(UWC)能全奖资助一些他们这样贫苦的孩子出国留学。而这样改变一生机会,也只能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其他同学都在工厂流水线流血流汗,在小饭馆里端盘子时,三个英文最好的孩子,被世界联合学院全奖录取,去香港、英国、德国留学了。在美国、欧洲全奖留学!奖学金就近百万啊!

这些没有口含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整个人生都从此彻底改变了。

所以,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几倍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像《小欢喜》中,几个中产家庭,经济条件优渥,一样拼了命地帮孩子冲刺,只为考一所好大学。

学习讲求方法,鸡娃也要用对了力气。前几天在深圳出差,有一次在餐厅听见两个家长聊天,一个妈妈说孩子公立小学毕业,想考私立初中。

另一个妈妈问,你们选定了哪几所初中?入学门槛什么样?你们孩子有几成把握?有没有报冲刺班?你选的几所初中有什么优势?以后孩子可以考哪几所高中?高考还是出国?现在的升学政策什么样你都了解没?

一连串的提问,这个妈妈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另一个妈妈留给她一句话:“虽然还在小学,但你不能想一步走一步啊!你一定得从高考出发,往前倒推,做出几套备选方案,最后看你的孩子真正适合哪条路。”

孩子一路的升学,真的就像打怪兽升级,考孩子,更是考家长,多给孩子找点外挂才是王道啊!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评论列表

头像
2023-07-11 09:07:05

有时侯自己陷进去出不了只能找专业的人士帮忙,我觉得挺不错的,推荐!

头像
2023-05-19 07:05:51

如果发信息,对方就是不回复,还不删微信怎么挽回?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