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个“戏精”是种什么体验?

情感导师 6051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文|初小轨

来源:鲁豫有约公号(lyyy_scndgs)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鲁豫有约】公号获取授权。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什么体验?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什么体验?

01拙劣的演技

最近“戏精”悄咪咪重回了话题C位。

还惹得坊间民众闻之色变,忍不住连连惊呼,请行行好停止您的表演吧。

其实这一嗓子并不是在针对某个遥不可及的公众人物,而是在吐槽,我们每个人身边几乎都少不了这号“人物”。

北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咨询、成人与高等教育学系的Suzanne Degges-White教授将这样的人形容为“既很擅长吸引他人,同时又很擅长惹周围人反感的人”。

换句话说,这类人往往会通过爱演让自己成为焦点,同时又会因为演技过于拙劣与浮夸反而引起别人的厌恶。

演技浮夸有时候还反倒有点可爱,但演技拙劣就太致命了。

有几类活跃在身边特别典型的拙劣演技人群:

◎ 为了凹人设,朋友圈都可以偷别人的。

A朋友表示,自己在某网红打卡点拍下了漫山遍野的多肉,并写了一首诗作为配文发了朋友圈。5分钟后,她惊讶地发现B朋友发了一条跟自己一模一样的朋友圈,图片、文字原封不动地搬运,活脱脱就是一枚别人生活的搬运工。

A大惑,不明白B人不在此地复制粘贴她的朋友圈有何意义,便忍不住问了一嘴。B也是坦诚,说不好意思,忘了屏蔽你了,我就是觉得你这条朋友圈挺文艺的,蛮符合我的,就拿来用一下。

对大多数人来说,朋友圈的生态是自我记录式的。

但对戏精人格的那部分人来说,朋友圈是用来极尽所有表演凹人设用的。

◎你客套了一下,TA已经把你喜欢TA传到了每一个角落。

C女长相平平资质平平,在一次聚会上,被寝室舍友带着认识了联谊寝室的一些朋友。

D男是寝室室长,拿出了带头大哥的风范,主动向C女打了招呼,并礼貌性称赞了一下她的衣品。

回来后,C每天都会在寝室说D如何在各大学校餐厅故意偶遇自己,并故意去自修室跟她坐同一排,言语中透露着高高在上的不厌其烦,说自己肯定要找个机会跟对方说明白的,对他没感觉,还抱怨自己为什么总是被那么多不来电的男生缠着。

C女同寝室那个号召组织联谊的女生,有一次路上遇到D男,大大咧咧对其进行劝退,D男一脸懵逼,表示对这些惊悚的细节毫不知情。

为了洗刷冤屈,他还举起手机里的微信向其自证清白,D和C都在一个群里,但D如果像C描述的那样对她疯狂迷恋,为啥连她的微信都懒得加。

此时,真相才猛然浮出水面:

对戏精体质的人,别人的客套都可以拿来当做佐证自己人格魅力的工具。

他们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谁谁谁在迷恋自己。

戏精体质人群,对于人际关系的预判总是很乐观。

他们想象中自己的受欢迎度总是比实际中高得多,他们想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也比现实中密切得多。

◎为了不被人比下去,幸福全靠自导自演。

E女在外都是一向宣称自己家庭幸福、夫妻恩爱的。

但实际上婚姻的裂缝早就恶化成了鸿沟,丈夫正在跟她谈离婚,并与之分居长达2个月之久,其朋友发现蹊跷发消息来关心了她的近况。

E如临大敌,第二天就为自己买了钻戒和鲜花,做了一大桌菜,摆上两杯红酒,拍了一张自己眼圈发红的照片,发了圈,说感激亲爱的陪自己走过这么多年,还为自己精心准备了这一切,感动到哭,周年快乐。

刷到E朋友圈的好友们一脸懵逼,因为此刻E的老公正坐在他们对面买醉。

这一天,她老公既没有给她做一大桌菜,也没有送她鲜花钻戒。

更要命的是,这天压根也不是什么纪念日啊。

真是为了让人相信自己是幸福的,简直什么剧本都敢拿啊。

最拙劣的演技,不是我演完了不幸被你看穿了。

最拙劣的演技,是我撅起屁股来的那刻你就知道了我要放什么屁,然而我却对此全然不知,还在小丑一样激情饱满地在你面前演着。

人生舞台有时候是需要演技来粉饰与缓和一下的,但要得体。

表演得体,你便是引人敬重的戏骨。

表演不得体,那就只能是丑态百出的戏精。

02令人惊悚的“无辜受害者”

对于戏精群体,多数时候我们是可以避开的。

见之不喜,走开便是。

但有一类戏精,却是令人猝不及防就惹一身骚的。

那便是超级喜欢把自己扮演成“无辜受害者”的戏精。

一位坐拥千万粉丝的大V朋友,说自己这辈子受过的最大的委屈,是被一个不认识的女粉丝追着骂了2年多。

因为日常维护需要,大V博主需要每天更新一些早安晚安的鸡汤短句,转载一些阅读量表现比较好的内容截图,偶尔也会发几个品质比较不错的广告。

可让他一个大老爷们费解的是,无论他发了什么内容,这个粉丝都第一时间发来私信质问他,如果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她,质问就会变成了谩骂。

那个女粉丝说,他发的每一条内容,都是在针对她。

他发了电影《死亡诗社》里的一句“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这粉丝说他在讽刺自己只会白日做梦。

他转了一句“知识只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这粉丝发私信说,我的良心比你不知道好一万倍还是一千倍,你还有脸影射我?

连他接推广转发了一个艺人的代言,她都会说他故意找了一张角度不好看的照片黑别人的爱豆……

这下他被彻底整懵了,挨骂挨得毫无头绪。

他还试着给这位粉丝写长长的私信,尝试解释这其中的误会和理解偏差。

结果,换来的,是更猛烈的谩骂与委屈。

这便是典型的“无辜受害者”扮演上瘾人群。

如果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跟其预想的不一样,那一定是全世界都在针对我。

在朋友圈与公众视野里,我永远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家里大事小事都是我一人在操心,我一个人抗下了所有人间疾苦。

无论伴侣待自己如何,只要你有一次接电话晚了3秒,她就会暴风哭泣,臆想自己下半辈子都会在等待中度过惨淡的一生。

这种扮演“受害者”上瘾的人群,才是把表演型人格发挥到极致的人间难题。

因为她上一秒看上去还是一个可以沟通的正常人,下一秒就能挖个坑把你拉进去一起埋了。

更可怕的是,这类人群往往是不接受任何人忠告的。

他们受挫力极差,还特喜欢想方设法通过瞬间表演把所有的问题归到别人头上。

也就是,你一定会在一脸懵逼中看到对方在你面前声嘶力竭、哭天抢地的样子。

他们无法解决本身的内在冲突,就试图制造冲突,不停地在受害者的角色扮演中,寻找活着的平衡。

无辜让其成为焦点,受害让其惹人同情。

这样,戏精才能成为臆想中的主角。

但臆想过头了,就容易变成更严重的病。

本年度韩国悬疑烧脑剧剧王《365:逆转命运的1年》里,就有一个得了更严重病的角色——金世琳。

人前善良乖巧、楚楚可怜,但却疯狂地用谎言、装可怜来博取同情。

为了得到学长崔英雄的爱,不惜自残身体,以死相逼,为了让学长不跟自己分手,不惜伪造现场,诬陷猛男企图强暴自己。

她期望着用自己楚楚可怜差点被强暴的弱小无力,来唤醒学长对自己的怜爱与保护欲,为此哪怕有人因为被她设局冤枉而坐牢,她也在所不惜。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说谎成性,扮演受害者成性。

“无辜受害者”戏精群体再疯狂一点,就可以达到金世琳的程度了。

而金世琳的病,叫孟乔森综合征。

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假装有病乃至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

只是戏精更懂得利益至上。

所以他们相比于孟乔森综合征,更会理智地零成本保护自己的身体,最大限度地祸害别人的情感与健康。

人际关系中过于爱演,无限接近于有病。

03一切都是处心积虑的经营

电影《日落大道》女主角诺玛,是一位没落的过气明星。

年近50岁,整日幻想自己昔日风华绝代的自己,深陷在人们对她的迷恋与跪舔中无法自拔。

侥幸偶遇到了因为逃避债务的编剧乔,她重燃梦想,想让对方为自己编写剧本《莎乐美》。

诺玛为了得到年轻编剧的青睐和关注,极尽各种条件去示好对方。

为对方提供舒适的写作环境,买衣服,性诱惑,但编剧还是接受不了这么一个青春已逝的妇人,所以转而跟另一位大美女谋划新剧本,并爱得火热。

诺玛发现此事,便马上扮可怜、卑微哀求他回头是岸,甚至以自杀相逼。

但发现对方压根不在乎她死活的时候,她果断开枪打死了年轻编剧。

然后以杀人犯的身份再次回归公众视野,风光接受采访。

血染的那一刻,人类才明白。

一切的一切,终究都不过是戏精体质人群处心积虑的经营。

她们对身边的人释放出的关心、体贴、鼓吹、慷慨、亲密,都不是因为自己发自内心的想要如此。

一切都是自我利益至上的驱使。

戏精体质人群的行为,都不是从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出发的。

拼命加戏,都是为了完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布局所需。

如果你跟朋友们正在讨论一本书写得如何如何,戏精会兴高采烈地插话,她在去澳洲的飞机上读过这本书,当时遇到了某某大咖,并顺便提了一嘴“写得不错”,但是对这本书的内容只字不提。

显然,戏精想要经营自己去过澳洲偶遇过大人物的人设,而提一嘴书是经营所需。

如果你提起今天去菜市场买的蓝莓有点涩,戏精会开开心心地附和你,说她好朋友家种了10亩蓝莓园,每年给她送了好多吃都吃不完,哦对了,这蓝莓吃起来确实也不如去年的甜。

显然,戏精想要经营自己被人持续宠爱着的人设,所以,附和你蓝莓有点涩就成了经营所需。

戏精会通过一系列自以为高明的手段,去绽放自己乏善可陈甚至完全不存在的闪光点,顺道拉踩一下你进一步突出自己的高人一等。

演员的舞台在荧幕上。

而戏精的舞台,是整个人间。

表演型人格的戏精们,他们在一场又一场的表演中,抓住每一次机会试图完成自己完美人设的经营,却一次次因为演技拙劣,偃旗息鼓地败北。

04是戏精,也是可怜虫

现实生活中是存在不但不让人反感,而且还超级增加好感度的可爱系“戏精”的。

这种假装自己被蚂蚁绊倒趁机要你哄一下的戏精,在男女关系的情趣方面是十分加分的。

但终身性的表演型人格,却是人人闻风丧胆避之不及的人间大作精。

不但你看不见他真诚的一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真诚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表演型人格的戏精在不表演的时候,反差往往是巨大的。

人际交往是多次博弈、长期揣摩的过程。

疯狂给自己加戏的戏精,只需要一两次你来我往,就会暴露自己自我利益至上的秉性。

这种人一旦被聚焦了几次,就会失去观众。

他们爱演,却痕迹太过明显。

他们短暂地得到过注意力,却从未得到过影响力。

他们是戏精,也是可怜虫。

如果重新审视真实一生的那天迟迟没有到来,那么戏精疯狂沉浸的一生终将陷入失控。

------------------------

插图|文章插图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

评论列表

头像
2023-09-17 22:09:59

给出的方案很有意义很实用,对我的帮助很大!

头像
2023-07-29 08:07:09

求助

头像
2023-07-20 10:07:05

老师,可以咨询下吗?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