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痞子蔡的《国语推行员》:与初恋表白到底有多重要?

情感导师 6324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国语推行员》是蔡智恒2018年出版的繁体版的书,对应的简体版是2019年出版的《我喜欢她,但我迟到了》 。

简体版在封面上有两大变化:

1. 书名改了,避免使用"国语"二字,因为是这台湾的叫法,大陆没有这种说法;

2. 作者的名字由"蔡智恒"改为"痞子蔡(蔡智恒)",可能有些读者只知道《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痞子蔡",而不知道作者的原名"蔡智恒"。

读痞子蔡的《国语推行员》:与初恋表白到底有多重要?

每当提到蔡智恒,必然会提到"痞子蔡",必定会提到《第一次亲密接触》,但放到现在,知道《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人,我想基本上也会知道蔡智恒了吧。也许曾经他因为这本小说火过一阵,但现在也许只能算是个小众的作家。

用二十年前的对话方式,说着和二十年前差不多的故事;就像基本上每本小说的前言或后记中都会讲到的一样:他的写作风格可能一直没有变,但他写他的,欢或不喜欢,你随意。

就像男人对女人的爱总是很单一,无论什么年龄都只喜欢18岁的女孩;痞子蔡小说中的女孩也一直都没有变:美丽而又主动,总是莫名其妙地喜欢上男主,总是很懂男主,与男主之间有某种独有的对话系统,几乎永远得不到男主的表白。

有人把痞子蔡的小说归为"纯爱小说",什么是"纯爱"?就是只谈恋爱,不耍流氓(不色情),也不结婚。"纯"当然很好,但未免会给人太"空"的感觉,毕竟现实中的爱情离不开耍流氓,更逃不开婚姻。可能一旦讨论起婚姻,就会变成生活剧,或者是婆媳大战戏;"爱"也就没办法变得那么"纯"了。小说当然肯定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也需要符合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否则很难相信这是理科生写出来的作品。

我已经无法知道初次阅读痞子蔡的小说的人会是什么感觉了,作为他的忠实粉丝,阅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联想起他以前的作品,在我的心目中他的每一本小说都只是"痞子蔡的小说"的其中一个章节。

在他的上一本小说《不换》中,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消极对待爱情的男主,尽管整本小说都在讲爱情,但男主却好像一直不太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爱情,或者说"爱情对于自己来说,到底重不重要"。

"爱情重不重要?"这个问题,在《孔雀森林》的序中,他曾经说过:"爱情对所有人都很重要,但未必是最重要。"在《不换》中,女主有勇气在14年后回来把想说的话说完,然而男主的态度好像在说"慢着,让我先想一想爱情到底是什么"。

那么,在痞子蔡看来,爱情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不明确",他好像一直都不能肯定爱情到底是什么,自己是否真正需要爱情,小说中的"我"好像更愿意维持一种极好的异性之间的友谊。所以,其实看完《不换》后,我很希望看到他的下一部小说能讨论一下"友情"这个话题。可惜我并未能如愿,《国语推行员》只是用同一个男主去讲了一个有关初恋的故事。

有个关于灵魂拷问的问题是:"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吗?"而痞子蔡的小说则更像是在问:"男女之间有真正的爱情吗?"

当我们在问小说到底在讲友情还是爱情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产生了:

小说一定要有主题吗?或者说一定要有中心思想吗?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小说可以就只是讲故事,只要这个故事有趣就可以算是好的小说;就像《活着》和《平凡的世界》其实并没什么中心思想,但他们都讲好了故事,于是他们都成了优秀的小说。你可以说《活着》或《平凡的世界》反映了啥,但却很难说他们表达了啥,所以,他们的本质还是讲故事,并不是要去讲好"中心思想"。

而痞子蔡的对话式小说,故事性一向很弱,对话和心理活动成了小说中的"主角";于是,讲好一个"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这些对话和心理活动只是为了把一些段子拼凑起来,则显得太过 LOW 了。

一部小说有没有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是作者本人最不想讨论的东西,每位作者都希望读者能自己从小说中读出文本之外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恰巧是作者想表达的小心思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一本小说到底表达了什么或者作者到底有没有想表达些什么,都不能随便下定论。但不管作者是否有想表达些什么,我都会试图从小说中寻找一些东西。

本书的两个版本的书名在小说中都有频繁出现,在作文中这叫做"点题",但看小说时经常看到点题却容易让人出戏。对比两个书名,尽管痞子蔡一直自称不会取名字,但书的原名《国语推行员》却肯定会比《我喜欢他,但是我迟到了》更合理,因为故事的起因就是班上源于这么一个"国语推行员"的职位,因为这个职位让她在班上被其它同学孤立,于是"我"才有机会接近她;而"迟到"的适用范围太大,痞子蔡的每部小说基本上都可以用"迟到"作为书名,因为他的男主从来没有努力争取过。

50岁的大叔讲初恋,除了怀旧就是回忆,如果你恰好也有相似的成长环境,可能会引起某些共鸣,不知道挑逗你敏感的初恋神经和怀旧情结是不是痞子蔡写这部小说的初心。

尽管我和痞子蔡差不多相差一辈,但经历的时代变迁却相差无几。从骑自行车上学的初中,到枯燥无味的高中,再到变得陌生的故乡都仿佛是记忆中的场景。只是我们这里并没有国语推行员,我也没有经历研究生生涯,更没有蔡志常那么多的桃花运。

但懵懂的初中和无聊的高中生活却与我当年有几分的相似。

初中时,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学,烈日下的暴晒,下雨天披着笨重又难看的雨衣艰难前行,冬日的早晨顶着刺骨的冷风,用冻僵的双手驾驶着单车去学校,很多时候短短2公里的路程走得并不轻松,机械性地保持着每天准点到校。若是学校里有个只喜欢和你讲话的异性,校园生活才有了回忆的价值。而内向和性格和天真的脑袋则注定了最终将一无所有。

高中生活则基本上很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基本都被困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里。偶尔的思念在高考的重要性面前好像显得格外奢侈。寄出去的没有回音的信件,就像里秋天里的落叶,任其孤冷地随风而去。像是在期待些什么,却也没有挪动多少去改变的气力。

大学时的背井离乡,每次回家都像寻找初恋。幸运的是,蔡志常见到了自己的初恋,但"只是同学"的回答却让他们在29岁之前完美地错过了彼此,而29岁之前嫁给蔡志常正是素纷初中时许的愿。

多年以后,已经有前夫的素芬却还是他以前喜欢的样子,初恋的女儿已经学会了叫自己"叔",这时候的"在一起"多少带着些伤感与悔恨。

无论是大学里已经有男友的艾琳还是研究生阶段把自己当浮木的杨翠如都只是打酱油的角色,小说主要还是在写初恋。从初中时的几乎每天见面,到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几年见一面,再到成了初恋女儿的家庭老师。这个初恋的时间跨度有30多年,一直住在彼此心里的两个人,最后在没在一起其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30多年的恋情是在歌颂永恒的爱情吗?还是在感叹缘分的造化弄人?

成功的初恋有两种:

1. 告白后两个人在一起了;

2. 没有告白,她/她也从来没有喜欢过自己。

失败的初恋有两种:

1. 告白后被拒绝,成了一个 Loser!

2. 一直没有告白,多年以后才后悔当初的懦弱!

在《孔雀森林》中有这么一句话:

为了爱情而放弃更好的生活,与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放弃爱情,谁比较高尚呢?

关于初恋,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因为害怕自己会后悔而去告白,与因为害怕自尊受到伤害而没有告白,哪一种更为高尚?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爱情比生活更为高尚、不让自己后悔比维护自尊更为重要?

不正因为我们总把"爱情"当作是上天注定的"一对一"的关系,错过后就不会再有了;然而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会喜欢的是一类人而不是一个人;错过了某一个人,还有其它很多的同类在等着你。

如果害怕自己错过了最好的,你也可以根据"37%法则"来选择自己的另一半。当然前提是不要在初恋这一棵树上吊死。

看痞子蔡的小说时,有个问题总是会在我的脑子里回荡: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到底重不重要?

评论列表

头像
2023-10-14 22:10:32

确实不错,挽回了不少濒临离婚的家庭!

头像
2023-07-27 04:07:19

被拉黑了,还有希望么?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