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感情不和、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情感导师 6754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关注“听见蓝说”,陪你更好地成长为自己。

/01父母感情不和的孩子-遭遇/

先来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我从小在一个双亲不和睦的家庭里长大。父亲性情暴戾,大男人主义,可能由于身世苦(爷爷奶奶在爸爸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无依无靠,导致了父亲生性冷漠,一辈子都不懂如何表达亲情,且难以相处。他经常把在外面赚钱受到的气撒在老婆孩子身上以获得释放。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氛围永远冰冷、压抑、令人难以喘息。

在父母感情不和、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母亲呢,悲观抑郁,常年忧心忡忡,由于是从贫穷的时代过来,导致她老人家一辈子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担忧那个。再加上父亲的捉摸不透的脾性和冷暴行为,导致母亲活得更加如履薄冰和哀伤。

我们家很少有亲朋好友来做客,因为父亲的“好脾气”远近闻名,在我的童年里,除了埋头写功课,不间断夹杂着父亲咆哮的声音,还有母亲昏暗灯光下落下的泪。就没有太多的记忆了。

因为父亲的臭脾气,自然和老实本分的母亲处不到一块儿去,母亲命苦,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父亲的疼爱与尊重。就这样,父母的感情常年不和,除了必要的一些家庭琐事,沟通甚少。

尽管成年后的我,用了很多的时间、读了无数本心理学的书来做自我疗愈,才过上了现在还算心境平和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认,恶劣的成长环境、父母感情不和的状态,真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太大了。

有句话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人,其实也是。有光芒的一面,自然也会有阴影的一面。

我过去的隐形性格里面,藏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内向自卑、多愁善感、不善表达,人际交往能力差……逐渐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在面对亲密关系这件事上,也吃了不少苦头。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我不会客观处理感情中的事情,情商低,缺乏安全感,和伴侣有过无数次的争吵和崩溃。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痛哭过,绝望过……再自己踉跄着爬起来,继续摸索,咬紧牙关,才逐渐走出阴霾,慢慢收获一个如今还算基本满意的自己。

然而,即使到了现在,我的内心始终还有个黑洞,深不见底。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需要人安慰的时候,这个洞,好像怎么填也填不满,需要依靠自己默默的忍耐和转移注意力来度过那些灰暗的时光。再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经历过不幸童年的人,一定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内心深度的那种孤独感,甚至不是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就能完全弥补和代替的。

/02父母重男轻女的孩子-遭遇/

最近到线下上课,我认识了两个女生,她们在中国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们分享出来的成长故事更加令人痛心不已。

林林,出生在粤西地区的一个农村,父母从小重男轻女情节严重。在她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她在厕所里面用吹风筒吹头发,弟弟敲门要进去上厕所,她看马上要吹干了,就让弟弟在门外等一下。

可是,这一等不得了了,弟弟立马跑过去跟妈妈告状。林林的妈妈,一个一百八十多斤的胖子妇女二话不说把门踹开,不分青红皂白狠狠揪起林林的头发破口大骂:我让你霸占着厕所不给弟弟上……被揪起头发那一刻,林林直疼地掉泪,却一句话也不敢吭声,担心引来杀伤力更大的毒打。

这样的事情在林林的成长过程中时常发生,尽管她的内心十分清楚父母重男轻女,父母就是偏爱自己的弟弟。可是成年后回想起这些往事,她的内心仍然在滴血,难以释怀,她始终忘不了不被爱的那种痛。

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林林的性格很内向,内心有一层很深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缺乏价值。但是,在工作上,她很要强,很拼命,所以负责的业务绩效很不错。因为她知道,作为一个女生,如果自己再不努力,就连活着的机会可能也会逐渐丧失。只有拼命努力,才能逃离出家庭的魔爪,才能拥有自己的选择权。

菁菁,出生在四川一个贫穷的山村。同样的,从小饱受父母重男轻女观念的折磨。

小的时候,她的家境不好,有一次过年,她想要一个芭比娃娃,而她的弟弟想要一个超人玩具。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她的父母二话不说就买了一个超人玩具给她的弟弟,她的母亲对她说,女孩子要懂事,要让着弟弟,可以和弟弟一起玩。

琳琳说,如果能让她重回当年,她一定会大声对母亲吼出她堵在内心三十几年的话:“凭什么把全部的钱给弟弟买玩具,而我却什么也没有?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欢的东西,能一样吗?为什么你们生了我,却从来不在意我的感受?”

其实,菁菁要的是一个芭比娃娃吗?不,她要的是父母平衡的爱,是父母对一个女儿的重视。

从小学到高中,菁菁的成绩一直是在全校排前三名,没有掉过第四名。讽刺的是,她的父母完全不知道。直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她家里了,那是一个重点大学,她的父母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女儿读书是很厉害的。

通过自己的奋斗,如今的她,在广州一家知名上市企业当职业经理人,收入不菲。由于缺爱,她22岁那年就选择了一个原生家庭很和睦的男人结婚生子,新组建的家庭很幸福。

可是,菁菁说,尽管自己一路走来很优秀,父母仍然不待见她,对她的剥削也从来没有停止。从她18岁背井离乡一个人到外面上大学,父母就再也没有管过她的死活。等她毕业后,就不断地跟她要钱补贴给弟弟。

最近,就连弟弟结婚要买婚房,父母也理直气壮伸手跟她拿钱。如果菁菁不给,父母就拿出道德绑架,甚至威胁她,让她痛不欲生。而她现在和父母的关系也一直处在半断绝的状态中。

这几年以来,热播的都市电视剧《欢乐颂》、《都挺好》《安家》等,里面的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她们都是现实版中国典型重男轻女家庭的受害者的缩影。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出来的。

/03无法选择出身,该如何面对?/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有一句台词:“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人活着,终究是要向前看的。过去的事情,不该成为我们活出幸福人生的障碍。所以,原生家庭再糟糕,它也不是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写过几篇情感心理的文章,里面就涉及到和有毒的家庭做“断舍离”的方法。

比如:重新让自己的思绪回到童年,当年你向父母发出需要爱的信号,被父母忽视或拒绝了——你那时候的伤心以及痛苦,重新感受一番。看到你内心压抑的情感需求后,学着将深埋已久的感情释放出来,以写信的方式写下来。

写下来的好处是,我们成年后要彻底改变一些错误认知(比如,我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就要意识到你内心常年压抑的这些情绪,写下来,它能让你清楚知道,你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如今的自己,你内心那些错误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还有。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研究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作者说:“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被认可。”

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叫菁菁的女生,现在虽然工作光鲜亮丽,婚姻幸福,可是她却过得不快乐。因为她总是难以拒绝父母提出的种种过分要求,她的内心深处,仍然在像个小孩子一样乞求父母的认可。她以为自己听话,父母就会爱她这个女儿。然而自己的期望总是落空。所以她活得很累,内心始终感受不到成年人的自由。

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里,阿德勒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我们也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哪怕是父母),否则,如果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舍弃了真正的自我。

情商达人蔡康永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所有与别人的相处,都是为了让我们这个仅有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能够活得更自在,而不是更委屈。”

在《因为这是你的人生》里,蔡康永老师对“原生家庭”有一个犀利的看法。他认为:

当初没有得到的东西(童年的爱),一定要补回来吗?就算补了,还会感觉是同样的东西吗?把自己当作成年人,也把爸妈当作成年人,既然双方都进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用新的标准,来寻求彼此的爱,而不是像抓通缉犯那样,死命追究小时候所缺失的那份爱。不同的人生阶段,限速会不同,路边的风景也不一样。

这是一个我认为很好的观点。我们长大成人了,就不必老是旧事重提,郑重地和过去告个别,然后和现在的自己握手言和,剩下的路,努力走便是了。

/听见蓝说 结语/

其实,如果回顾一个家族的成长脉络,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你得不到的爱,或者你父母那一辈的爷爷奶奶也没有教会他们。或者他们也曾经受过不公平、受尽委屈的爱。

所以,放过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问题。而你,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你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你的人生,你可以说了算。

共勉!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作者听见蓝说,一个爱写作的终生梦想践行者,劈柴喂马,写字修行。成长无止境,愿与你成为同路人。】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关注,持续输出优质成长好文!

评论列表

头像
2024-01-05 05:01:40

挽回一段感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头像
2023-06-21 17:06:50

被拉黑了,还有希望么?

头像
2023-05-30 01:05:40

被拉黑了,还有希望么?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