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如何建立信任?

情感导师 7389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下午写了如下一条朋友圈,引发了朋友们的讨论,因此我又写了这篇文章。详细的谈谈我想说的话!

在中国做生意始终有一个窘境:

商家生产好产品,卖不好,因为顾客不相信你。

而顾客想买好东西也不好买到,他们不知道到哪儿去买,也根本不知道相信谁,只能选择相信价格、熟人或评论。

在互联网上如何建立信任?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是不信任让我们的沟通成本极高。

顾客不相信商家,反过头来商家也提防顾客。

中国营商环境差的根源就是相互不信任。

企业营销的本质就是构建信任!

但是信任成本非常高,国内的很多企业现在不重视产品,重视营销。国内营商的营销成本比其它国家高很多。这种错误理念让国外、甚至我们自己也认为国人不值得信赖。

谁能在传播中突破信任的界限?

谁能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构建信任?

谁的企业就一片光明!

一直跟随学习打造IP的【潘潘郡主在】该条动态下留言说:

终于找到这个痛点解决方案。我是深有感触,你的身份在客户心目中是代表商家,他会质疑你说的话代表着利益,最终客户只能以价决定。什么时候你的身份是某一方面专家、是别人认为有值得信任的标签,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打造IP产生信任的人格魅力是一切成事的基础。

未来的一切生意都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每一笔订单都是众目睽睽之下产生,你想坑蒙拐骗,门都没有!所以,谁能和消费者建立起信任体系,谁就是赢家!

那么,在互联网上我们做的内容营销、天天去做传播,究竟如何才能构建起来信任呢?

我们从头开始说起,把这个问题搞透:

一、内容营销的核心是——获取关注,赢得信任

获取关注——用户对你的内容感兴趣,想进一步认识你,关注你,也就是内容的背后是一个人(企业),内容本身没有多大意义,过一会就忘了。

赢得信任——用户通过内容认识你以后,还不断的“消费”你的内容,每次都感觉内容很好,就慢慢的对“这个人”产生了熟悉和信任。

上面也说了:信任才是营销的核心。

任何内容营销都是为了筛选出来越来越多的信任关系的用户。

IP营销的逻辑——是获取信任用户的逻辑,而不是流量思维。

所以IP营销不注重阅读量/粉丝量,不注重文案表达能力,也不注重标题党。

文案和标题党只是锦上添花。

二、为什么要关注你(传播主体)?

你的内容能不能告诉用户你是谁?

你持续传播的内容能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这里很多人会犯错:为求得阅读量/粉丝量,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鸡汤八卦娱乐热点等)都发,却忘记了自己是做什么的?这样的内容确实容易带来阅读量,但是他们是冲着这些乱七八糟内容来的,并不是冲着你来的,所以并不会成为你的用户,更不会信任你。

三、做好内容营销的3大核心关键是?

1.你是谁?(互联网上的标签)

2.你是做什么的?(聚焦一个细分行业)

3.为什么要相信你?(持续的内容构建势能)

高效率的内容营销始终都是围绕这3点

不断的强化它,持续的捍卫它

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你、熟悉你、信任你

对照此三点,根据我的观察来看,至少有八成做内容营销都是在乱打拳,没有章法,想当然的去做,做好做不好全靠蒙。

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方向在哪里?总是追求阅读量/粉丝量,什么内容火发什么?却忘记了自己是做什么的?标签和你的内容一定要配称,不然就会错位,做的很多都是无用功。

企业做内容营销核心目的就是——用产品/品牌连接用户

冲着你品牌,产品来的粉丝,一个抵好几百个屌丝。这样的一万粉丝,价值绝对不亚于一个百万自媒体的大号…

在没有连接的时代里,如果说人是信息孤岛的话,产品就是“孤儿”。用户产生于连接,是“连接”派生出了“价值”!

用内容来连接用户:几乎全部的企业,不管大中小,都是做某个细分行业的,实际上企业做内容营销的方向,就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去连接它的潜在顾客。

企业做内容营销的误区就是盲目去做,没有规划,只盯着阅读量粉丝量,内容杂乱无章。很多企业把自媒体人广告变现的那套逻辑当做内容营销的标准了。

人家的产品是广告,靠广告賺钱,当然得把阅读量粉丝量做上去了,哪怕是刷阅读量粉丝量也得刷上去呀,可是企业你是靠产品或服务变现的,要连接是真实的顾客,不是咪蒙等一样的自媒体人。

用内容来筛选用户: 我们的用户不可能是10亿网民。我们的用户只是一个小众群体 这样去做内容营销,不会像转发个八卦鸡汤娱乐新闻那样有很多的阅读量,但是很精准。

1000个鸡汤粉,都赶不上1个精准粉丝质量高。

10W+都赶不上100个这样的粉丝转化高。

生意的本质是流量,在内容营销里,很多很多的人,追逐的是乌泱乌泱的粉丝量阅读量,特别忽略的一个重点是转化率。那些泛流量转化率极低(<1‰),这样去做,即使百万粉丝大号又能怎样呢?更何况能做到百万粉丝也是不多的。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去吸引别人,让用户来找你,这种能够建立深度连接的留量,1个就能抵得上1000个泛流量。也就是你有1000个这样的粉丝,抵得上一个百万粉丝的大号。

四、为什么说1个信任的流量(铁杆粉丝)抵得上1000个普通的泛流量(订阅/关注粉丝)?

信任流量:知道你是谁?做什么的?对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和有潜在的需求,并愿意主动关注你,和你进一步保持连接的人。

泛流量——订阅你的、关注你的粉丝,付费引流过来的粉丝,以及用一些鸡汤八卦文引流过来的粉丝。这样的流量主体对传播主体并没有基本的了解,或者传播主体用杂乱无章的内容吸引来粉丝。

从泛流量——到——信任流量还需要还长的一段路要走,喜欢你的内容到还想主动关注内容提供方,1000个泛流量里可能只有1个。做过引流和转化的人就知道这个转化率有多低了。

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网易号,抖音等上的粉丝,看起来一大把,可是你要做私域流量池的时候,要转化为朋友圈好友,就知道有多难了。你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微信号,只能促使他们主动添加你。

愿意主动添加你的人,就是信任的流量。一个粉丝要主动添加你,一定是看了不止一次你的内容,被你的专业打动,想要进一步了解你,然后评论或者私信询问你的私人微信号,再跳到微信里,手动输出你的微信号搜索—验证—添加你。

这比动一下手指头关注或者订阅你,难多多了。他对你没需求,不认为你的内容好,不想进一步了解你,是不会费那么大的功夫添加你的。

吸粉VS吸引——这是两种“流量观”:

你跋山涉水去见的人根本不会牢记你,他只会记得自己跋山涉水见过的人!

在一个细分行业,你能获取10万个信任流量,就能拥有传统意义上1亿个粉丝的势能,继而获得数十亿次的传播当量,足以影响一个细分行业了。

退一步说哪个小一点的公司能获取1000个信任流量,一定会活下来,能获得10000个信任流量,能活得很滋润。

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说: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100个铁粉比10000个觉得你还可以的用户要好很多;樊登在创办樊登读书会时,最大的信心就来源于1000个铁粉原理:只要有1000个铁杆粉丝的支持,互联网项目就一定能活下去;小米手机成功的起点也是100个MIUI的深度用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运营和营销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从得渠道者得天下,转变为得粉丝者得天下。

五、如何在互联网上建立信任?

虚拟>现实的时代,虚拟空间里的信任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营销的根本是构建信任。

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信任怎么构建?

以使用最广泛的朋友圈为例:

1.信任来源于真实:你的微信名字、头像、地区、个性签名等最基本的装修,是不是真实可信的?

我是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搞的是假的,而且是故意搞成假的。在网络空间里,人与人都是弱连接,弱关系,一个人认识另外一个人最基本一点的就是看他的名字头像签名…

2.信任来源于专业:你朋友圈里发的内容是不是专业、有料、有价值,还是杂乱无章,今天发鸡汤、明天发热点,后天晒个娃的,让人没有办法认识你究竟是干什么…

3.信任来源于持续做一件事:你做的事情,三天两头就换了,这个月卖面膜,下个月卖水果,谁敢信任你呢…

4.信任来源于真诚:真诚的与好友互动、沟通,不要夸夸其谈,不要华而不实,你的每一点用心,好友一定能感知到的…

5.信任来源于能量更强的人/物的背书:大V替你说句话肯定好使,你和马云等名人合个影也很有说服力,你在社交媒体上内容无处不在,也能说明问题,你出一本书也是同样道理…

6.信任来源于一个人坚强的自信:你的任何一份努力的付出与钻研,都会让自己在某个领域里变得自信起来,这种自信无形中就能传递给你的用户。

你含含糊糊说一句话,跟坚定的相信传递出去的话,感染力也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写的这一条一样,我是用心在说话:我坚定的相信它一定会对你有帮助,有启发!

【总结为2句话】

1、熟悉产生信任!

2、信任产生于“专家感”!

【熟悉产生信任】 我们见到陌生人或者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有恐惧感,会警惕起来,就会有天然的不信任,原因就是因为“陌生”。 我们去医院看病总想找“熟人”,我们卖东西不放心时,会首选自己熟悉的品牌或者找熟人问一问。

产生信任的基础就是熟悉,不管见面不见面,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和熟悉,都是熟悉以后才产生了信任。

比如电视/电梯广告,重复的潜意识广告是怎样让人们喜欢并购买产品的?你可能并不喜欢看广告,只是无意间看到了广告,但是只要这个广告重复的够多,让你看到的够多,潜意识里我们的大脑就会记住它,大脑铭刻的熟悉程度会让人对产品产生积极的反应。下次在需要购买的时候,你会首选熟悉的品牌,即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一定是你最信任的。

【信任产生于“专家感”!】人们信任专家一方面是因为专家代表权威、代表可信度高、代表权威。另外一方面是专家可以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

用户问一个问题,在网上一搜会出来10000个人的答案,信谁说的呢?答案是“专家”。

怎么增加个人信度和专家感?

一个是信息内容的识别:就是这个人分享/输出内容都是聚焦于某个细分行业/垂直领域的,这叫“专”。输出的内容不聚焦,杂乱无章则不会产生信度。

二是信息内容的360°全方位立体式:输出的内容很聚焦,而且成体系,能从各个角度给用户带来全方位的信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立体式指的是内容形式(文字/图片—/图文/音频/短视频等)组成新媒体矩阵,覆盖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覆盖更多的人群。

三是纯粹接触效应:人们看到某样东西的次数越多,对其喜爱的程度就越高,无论是人脸、广告、自造词汇、商品还是建筑物等,在人们眼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好感度也就越高,因为熟悉所以喜欢,信任便产生于此。

之前我说过很多次的一句话:一个信任流量抵得上1000个普通流量(订阅/关注粉丝)。粉丝是一过性/一时性的关注,而不是对你的信任。所以社交的精就在于要盯住经营“信任的流量”,而信任流量来源于“专家感”的建立。

六、做用户的代言人

在工业化时代,广告宣传经常讲的的品牌代言人

在互联网时代,这几年频频提起用户思维,则是告诉我们要做用户代言人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是商业话语权的转移——从厂商转移到了用户。用户掌握了商业的话语权,因为用户是具有媒体属性的人。“人”才是最大最厉害的媒体。

新媒体的本质就是话语权的转移。过去媒体是中心化的,老百姓不掌握话语权。自2013年以来,个体越来越掌握互联网上的话语权,很简单一个理由——人人都是自媒体。

在商业环境里,任何一次传播的重大变革,一定会引起商业的巨大变革,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是冲击性的、破坏性的、毁灭性的变革。

商业,不就是争夺话语权嘛!话语权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营销力。所以说今天,营销越来越等于传播!一定要记住这句话。过去你有多么重视营销,今天就应该有多么重视传播。过去你花时间学了那么多的4P、定位理论,今天也要花点时间学传播,要懂传播。不懂传播的人,好比黑夜里向情人抛媚眼。当我们重视起来传播?传播传的是什么?是内容,就是做内容营销。传播是【传者传其意,受者晓其事】,就是让你的内容被你所定义的用户所理解。

做用户代言人:这些年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不请明星代言了,企业主亲自去做广告代言人,比如雷军董明珠等。他们既是为企业代言更是为用户代言。

江小白说它是年轻人的“青春小酒”,是一种为用户代言。

乔治巴顿轻奢白酒说它代表着快乐和奋斗,是苦逼又快乐的奋斗者的情绪饮料。

品牌代言人是站在品牌方角度说好话,往往是自吹自擂。

用户代言人是站在用户角度说贴心话,替用户做出来一款心仪的产品。

这个时代你的产品可以被模仿,你的店铺和广告可以被模仿,唯有你和顾客的关系他模仿不了!

最后总结:

新、旧2种营销,传统营销与新的营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新的营销是【经营用户】,不是【经营产品】

新的营销是做【用户代言人】,而不是【品牌代言人】

我们无论是打造个人IP、产品IP、公司IP,目的都是做一个【用户代言人】,这就是经营用户。也就是说传统的公司、传统的营销都是【货】,新的营销、IP营销都是【人】。过去是【货找人】,现在是【人找货】,过去是【货—场—人】,现在是【人—场—货】。

【作者丨祝福:IP营销方法论开创者、社会化媒体传播专家、数字营销实战专家,为个人/企业做好内容营销、搭建私域流量池和打造IP赋能!】

评论列表

头像
2023-07-14 00:07:27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经营,适当的情感咨询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像你们这样专业的机构

头像
2023-06-10 08:06:31

求助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2条评论)